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不学礼,无以立。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孔有教无类。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3、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14、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6、道不同,不相为谋。
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3、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7、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9、子曰: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0、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11、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1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一个人心术要正,行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1、听其言而观其行。
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6、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8、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9、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国,如礼何?
10、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1、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4、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不学礼,无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