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君子成人之美。
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9、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4、刚、毅、木、讷近仁。
15、以约失之者鲜矣。
16、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7、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止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孔因材施教。
2、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3、听其言而观其行。
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其使民也义。
8、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9、子曰:过,则匆惮改。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4、天下之众本在一人。
15、不迁怒,不二过。
16、父母,唯其疾之忧。
17、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8、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1、不迁怒,不二过。
2、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必在汶上矣。"
4、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刚、毅、木、讷近仁。
7、朽木不可雕也。
8、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9、朝闻道,夕死可矣!
10、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4、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15、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
16、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17、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其不能也。
4、孔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