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昵称
2、顺便交待一下,我的真名叫“朱德英”。
3、盛开忘川的花朵
4、 ●昵称
5、固阳八月梦吟长,金薯花开四野香。
6、作者/王国钦
7、(佳作鉴赏)
8、仅仅在路的一个深刻的片段
9、时光笔记(外一首)(两字情侣网名古风浪漫)。
10、 汉语的丰富语汇大多是十分稳固的双音搭配或四音组合,为中华诗词基本句式的双平双仄创造了先决条件。
11、猫南北||狗东西
12、虔诚信徒的喃语打破了宁静
13、野九 ლ 浪七
14、鹧鸪天·八一感怀
15、详情请继续阅读~~
16、焦急、匆忙地
17、三清书画院赞
18、故梦 ლ 旧忆
19、●昵称
20、作者/林明金
1、此刻看到台山发展的活力与希望
2、花开朵朵
3、花朵盛放,那消失的面孔啊
4、情侣:霜晓谁染晨林醉 雾知谁念晨曦醉
5、入学那天,同学们仍互相喊着乳名,却偷偷地互相询问对方的官名,且互相评论着每一个官名,谁的名字好,谁的名字不好。我的名字,同学们一致认为不淑女,听起来像男性,我也因此开始不喜欢自己的名字,班里有几个同学因重名或不喜欢自己名字就让父母重新起了名字,我记不清为什么没像他们一样重新起名。
6、昵称
7、我活下来了,在家人一声又一声地小瘦子的呼唤中学会了走路说话。
8、溺水三千 也只是过眼云烟
9、 从我国最早的民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已经开始了双音节词汇在口头文学中的运用。中国最早的元典文学《诗经》,则已经将双音节词汇运用得令人叹为观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尽管这些诗篇创作在两千多年之前,但它两字一顿、四言一隔的句读结构和双双相对、似对非对的语法特征,却已确立了中华诗词音顿节奏方面的基本模式。至于它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和美丽意象,更是至今无法替代或超越的。
10、敬礼!向祖国报到,请人民放心
11、三十一个春秋里
12、在三十而立之年
13、千户苗寨情
14、观沙场点兵作者/乔良旌旗猎猎马萧萧,背上雕翎鞘里刀。横剑挽弓慷慨去,擒狼沙场论英豪。
15、夜的孤独
16、云破月 | 花落影
17、“吉福生”,我的这个官名一直保留至今,如影随形,因其有男性味,也给我带来许多尴尬。升初中、读中专时,老师与学生第一次互相认识的课堂上,老师喊名字,同学们对名而站,当喊到我的名字时,我应声喊“到”同时站起来,只听的同学们“哈哈哈”地笑起来,都以为我听错了,见我站着不动,确信我没有听错后,又在窃窃私语议论我有一个男性的名字,我囧的脸通红,恨不得钻进地缝,悔恨自己刚入学时为什么不起一个带花、芳、、梅等,与女性标配的名字呢。
18、身子倾斜到了暮年
19、寻 根作者/阿莲梦里念,醒着规划天,阴沉的脸将归心的剑折叠成雨中的叶风中的船,划向故乡的湾预计的独游,踏景赏花也被风儿撕扯,串成雨丝呼应楼上,变幻的云朵水泥钢筋的林立,陌生了土砖房的热情仰首的高傲,似乎隔着一层纱叫卖的彼伏熟悉了,无论何处的亲切背着行囊的双肩,沉了又沉物是人非的矜持抚平固执的心心念念终将明白,既已远离故土,只是留存心底的根他年,他月,他日重来,还会疑问
20、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不断呈现和它有关的春花雪月
2、一个把敲打城墙的钥匙丢进德国的海
3、破阵子·观建军节阅兵有感
4、带雪迎春盛放妍,金黄簇簇映霞欢,随和大气千般媚,韵味馨香美色烟。
5、我无数次在深夜打磨坚硬而有力的文字
6、准备进站。我的父亲
7、一声笨笨,一声囧囧,倍是温馨。
8、忐人 ლ 忠人
9、“1927—2017”、八一军徽,熠熠生辉
10、高举信心,高举党旗、国旗、军旗
11、竹笋子,竹蛋,竹筒酒
12、经过-已非
13、九欢 ლ 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