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竞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
2、翻译: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3、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5、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6、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7、文化端午,诗意校园。此次诗词朗诵会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诗意校园,更展示了张芬萍校长提出的实力杜小、活力杜小和魅力杜小。
8、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9、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0、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11、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12、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3、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14、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5、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感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长有关于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的知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主旋律。相信在这样的节日氛围中,端午节文化内涵将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绵延滋长。
16、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译文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
17、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18、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19、碧艾香蒲处处忙。一一舒顿《小重山端午》
20、屈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更是民族英雄的一个符号,端午节纪念屈原的同时也是缅怀其他所有的民族先烈。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关键在于传承其爱国精神,核心在于留住我们的爱国情怀!
21、在比赛过程中,小选手们个个满怀激情,用心书写每一个笔画、每一个汉字,透过诗词品味端午,吾笔书吾心。纪叙才校长也来到现场观看比赛,并在比赛结束后进行讲话,激励同学们要热爱我国传统节日,传承华夏传统文化。
2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
23、活动分为三个篇章进行:第一篇章是朗诵经典。在董主席的节日祝福中拉开了阳光序幕,五一班师生同台演出展示了实力杜小的魅力。
24、游戏激趣、快乐端午
1、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3、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4、王维没有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他只有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5、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6、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7、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经典文化魅力,深刻理解端午节文化内涵,了解端午节的民俗起源,增强爱国主义情感,6月5日上午,朝阳小学各班级开展了以“话端午诵诗歌”为主题端午诗歌朗诵会。吟诵端午民俗诗歌,共享端午文化盛宴。
8、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9、这次决赛从学期初开始筹备,学校利用《中心小学诵读手册》全面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
10、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唐代·殷尧藩《端午日》
11、竞渡诗(唐卢肇)
12、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13、端午节,邂逅最美的端午诗词
14、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15、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译文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16、本次朗诵会绽放出文学艺术与语言艺术表演的无限魅力,用诗歌朗诵的方式,让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也述说了浓浓的端午情、抒发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17、看!我们的评委老师和小观众似乎陶醉于这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古诗词中,他们如痴如醉,掌声不断!
18、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19、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2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21、最后在杜甫川小学四年级同学激昂的《少年中国说》朗诵中圆满落幕。
2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唐代·文秀《端午》
23、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