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除夜有怀》(唐)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4、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5、“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6、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7、“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8、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9、《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10、 关于端午节的诗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2、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13、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14、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15、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16、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8、“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19、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0、除日(农历年尾最后一天)
21、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22、“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2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5、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26、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27、前不久我们度过了清明节,那么有没有人深入思考过,为何一到清明节就能朗朗上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样的诗句,因为在大部分人的记忆中,提到清明自然而然联想到了这句诗,这是因为千百年来这些和各个节日相关的古诗词一代一代源远流长下来。
28、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29、清明是古人出游踏青的日子,“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真实再现了唐代人清明时出游的情景。
30、译文:五月初五那一天是端午节,你送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又在万里之外的遥远之地。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岂料三湘相隔又如此遥之可及。
1、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别》
3、“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4、(1)王维(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6、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8、和端午张耒(描写端午节的)
9、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10、明月飞乌鹊,空山鸣杜鹃。
1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道尽了少男少女之间爱情的甜蜜与美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言尽了这世间爱情的真谛。
12、“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权德舆《七夕》
13、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14、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5、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16、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17、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十五)
18、“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9、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20、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1、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2、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2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2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5、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26、春节:祭社(腊月廿三)、扫尘(廿三到除夕)、春联年画、年夜饭(除夕夜)守岁(除夕夜)、爆竹(除夕夜)、拜年(正月初一)压岁钱(正月初一)、回娘家(初初三)接财神(正月初五)、送穷(正月初六)元宵:燃灯(上灯)、“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吃元宵又叫吃汤圆、“走百病”又称“烤百病、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
27、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