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句子网 > 经典句子

魏征名言告诉我们不能片面看问题(精选100句)

魏征名言告诉我们不能片面看问题1

1、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3、29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4、11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5、同年九月,窦建德率军攻打相州,李神通抵挡不住,率军转驻黎阳,被窦建德击败。魏徵及李神通、李勣都被俘虏。窦建德用魏徵为起居舍人。

6、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心为心。

7、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魏征

8、唐朝宰相魏征说的最出名的一句话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9、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10、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11、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12、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13、立身成败,在于所染摘自《贞观政要·卷论慎终》

14、敬请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15、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勾结突厥寇犯山东。魏徵见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功绩不如李世民,于是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李建成听从魏徵的建议,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16、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17、贞观十六年(642年),后来皇太子李承乾不学习德行和术业,魏王李泰的宠爱一天天增长,朝廷内外众官,都有些疑虑和议论。李世民听到后很厌恶这些议论,对侍臣说:“当今朝臣忠诚正直的,没有人能超过魏徵,我派他辅佐皇太子,用这杜绝天下的怨言。”李世民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旧。魏徵自称有病推辞,李世民下诏回答说:“汉朝的太子以四老为辅佐,我现在依靠您,也是这个道理。知道您患病,你卧病也可以保全太子。”

18、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摘自《贞观政要·卷论君道》

19、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20、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21、完全手打。很高兴为您回答。1﹑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不用我说您也明白吧。)2﹑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这个对于魏征非常有名,傲是指骄傲自满。欲是指欲望。古人云,欲是深渊。乐和志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说这样四东东都不可以有或者必须有个度。)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有教育意义。戒奢以俭的意思就是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戒奢倡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在我国历史上,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士都积极倡导节俭,力戒奢移浪费,并且身体力行,作出表率。)4﹑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每个人都背负着一种责任,而且成功或失败在于自己,和别人无关)如果您对我回答还满意,请采纳我的答案。谢谢。完全手打。

2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魏征名言告诉我们不能片面看问题2

1、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金史·世宗上》

2、(国学商道)儒家“八德”中的管理之道

3、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4、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南史·宋本纪》

5、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6、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日月之蚀,人皆见之。

7、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谚语

8、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9、2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10、 “荣辱之责,在乎已而不在乎人。”

11、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12、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揭秘上官婉儿中国古代打理后宫最出名的女官!1222013年9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称,陕西咸阳发现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朝墓葬

13、儒家读书只为成就圣贤境界

14、26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15、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分享给朋友哦!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

16、12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

17、奔车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18、奔车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19、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点击转发,推荐给你的朋友,如果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订阅“成方三十二”

20、 魏征人生前期是跟随窦建德的(隋未大夏国建立者),相对李唐王朝建立者,政治立场上都是隋未各路反隋地方势力。后期双方为争霸天下,又成为势不两立的两种政治集团!窦建德集团失败后,魏征是被俘重要人员之一。魏征不为政治形式所迫,主动融入李唐集团,并深得唐太宗倚重。当然,这也反应出唐太宗李世民重示人才,包容、不计前嫌优秀帝王一面。

2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22、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魏征名言告诉我们不能片面看问题3

1、20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徐勉传》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现在也有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4、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6、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7、山有朽壤而崩,古人不以为患;唯政教有失,乃以为灾。

8、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9、居安思危,处乱思治。

10、16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11、译文:(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

1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3、 “纵横计不成,慷慨志犹存。”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5、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1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17、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18、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20、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

21、魏征一生节俭,生活清贫,宅无正寝,素褥布被,他没有妻妾成群而“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唐代谏臣魏征对唐太宗的提醒,也是对自己要求

2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魏征名言告诉我们不能片面看问题4

1、译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2、 魏征留给后人的名言还有:

3、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4、山有朽壤而崩,古人不以为患;唯政教有失,乃以为灾。

5、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6、译文: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恶;放尽东海之水也无法流完恶行!(罪大恶极)

7、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魏征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征

9、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0、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着

11、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1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

13、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14、贞观十三年五月,魏徵乘李世民诏五品以上官上封事之机,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上奏《十渐不克终疏》。疏中列举了李世民搜求珍玩、纵欲以劳役百姓、昵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频事游猎、无事兴兵、使百姓疲于徭役等不克终十渐,批评了李世民的骄满情绪,再次提醒他慎终如始。李世民看完奏疏后,欣然接纳,并对他说:“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有违此言,当何施颜面与公相见哉!方以所上疏,列为屏障,庶朝夕见之,兼录付史官,使万世知君臣之义。”遂赐黄金十斤、马二匹。

15、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16、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17、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1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

19、如果您喜欢本平台,请点击题目下方的“成方三十二”加关注,查看更多信息。

20、译文: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21、译文:对于读书这件事,担心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伤害的。

22、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徐勉传》

魏征名言告诉我们不能片面看问题5

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2、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3、地洼下,经典语句,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

4、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5、魏征名言警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征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魏征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魏征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

6、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7、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8、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9、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征;

10、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11、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12、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