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作者)苏轼(朝代)宋
2、译文:黄昏时分,雨下得纷纷绵绵,夜里无风一片寂静,天气更加寒冷。只觉得被褥没有丝毫暖意,就像水泼在上面,不知道庭院已经堆上雪了。
3、唐 · 苏味道
4、译文: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终南望余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咏雪诗。原文: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注释:⑴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⑵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⑶林表:林外,林梢。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5、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6、关于正月十五的诗词
7、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8、卷起帘子举起杯,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月光无限怜爱那双宿双栖的燕子,把它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画梁上的燕巢。
9、不愧是“诗仙”,一出手便与其他人写雪不同。当时李白访问历阳县,正值大雪纷飞,县丞设宴招待,李白频频举杯,赞赏历阳山美、水美、酒美,可惜就是人不“美”——因为没有人陪他喝酒。于是席中赋诗写下此作,以嘲笑之语劝酒,率直又洒脱。
10、宋 · 欧阳修
11、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12、一枝雪诗意思什么?《东栏梨花》抒发的是感伤春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惆怅之情。 宋代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13、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14、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15、歌女林临风而立,身边飞舞的雪花如柳絮,喝下美酒的红唇,如樱桃绚烂,我则在酒杯前吁气措手,摸着白胡须。
16、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17、译文: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18、一夜难安,实在是觉得太过寒冷,然而窗外确实是通明;夜深了,听到雪越下越大,就连树枝也被厚厚的积雪压断了。诗人用压断树枝来形容雪大,实在是别出心裁。
19、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0、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21、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22、译文:燕山的雪花大大的,宛如一张张竹席,它们零零碎碎地撒落开来,飘荡在轩辕台上。
23、雪后初晴,城头乌鸦开始上下翻飞,路上融化的积雪车辆辗来压去,变成了稀泥粘糊在车上。在阳光照耀下,房屋似玉楼,大地如银海,人们被冻得皮肤起粟,雪光使人目眩眼花。
24、有关冬天下雪的诗句
25、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1、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4、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5、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6、大雪灭蝗虫,覆盖麦子,来年百姓麦子该会长得很茂盛。
7、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8、原因:这种韵律时间长短不比较公认的有30天、60天、90天、120天、150天180天和240天不等。而“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按农历计算,正好是150天的韵律。历史资料验证,每当中秋节这天云幕遮蔽天空、阴天或下雨,来年正月十五这天将会出现阴天或下雪。
9、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1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11、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12、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13、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14、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15、想要豪饮乘兴追赏余景,惊喜旋风还吹落点点未化的雪屑。桧树顶上多时见模糊的白色,瓦沟中雪花烂漫才不过一息。
16、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7、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18、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19、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
20、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21、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22、译文:前枯叶萧萧作响,是龙公小试身手降落初雪。它们在空中映隐聚集,似有若无,故作姿态斜斜飘飞令人魂消意绝。
23、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24、好一幅江乡雪景图。各处是雪,目光所及一片洁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如此苍茫大地,只有孤舟老翁,独自垂钓,意境幽僻,让人如临其境。
2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行初雪。
2、译文: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
3、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4、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5、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6、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7、半夜看到屋檐上的一片寒光,以为是曙色从帘幕透过来,误以为天将五更,其实是屋檐上的冰溜子。早晨起来扫除积雪登上北台,只见一片茫茫,只有马耳山露出了双峰尖。
8、出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
9、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10、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11、这两个传统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早已为人们关注。久而久之,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夜若乌云满天,往往正月十五日就会出现雪花飘飘的现象。于是人们总结出:“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天气谚语,被广泛流传下来。
12、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13、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14、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15、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1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7、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18、(新)迟来的雪(现代诗)迟了你差点就辜负了一双双等待的眼睛痴迷,等待梦中的鹅毛和绒棉酣睡,瑟缩值得怜悯的草儿你来了,在夜里无声无息的惊喜白色的尘土不是晶莹的六瓣花松树,却也有了披风一个捂地严严实实的小女孩双手在地上揉搓明天,就是新年来得不晚
19、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
20、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21、不过读此景,想今日似乎有点。“人生看得几清明。”
22、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23、饮罢归来高兴夜还深沉,清早起身等不及吏人把铃索拉扯。长夜未眠并不怕衣上生褶,倒怕耀人眼花的朝阳映雪。
24、出自唐代李白的《北风行》。
25、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1、农村传统民谣,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年正月十五雪打灯,这预示着来年有好年景。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天气存在着前后对应的韵律关系。韵律是指某一种天气出现之后,对应未来若干天以后将出现与之对应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