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之以恒( chí zhī yǐ héng )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
3、(《战国策?周策》)扩展资料以,音已(yǐ),当代用法如下: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岁以下。表示用、拿,把,凭借,如以少胜多、以毒攻毒,“……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4、中午饭就是在工地上泡一碗方便面
5、《捕蛇者说》中: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6、用作介词。
7、如愿以偿( rú yuàn yǐ cháng )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8、黑龙江徐克艺家庭
9、"以”字在文言文中是常用的介词。主要用法是表示"拿”、"用”之类的意思。
10、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11、认为。(以等待起一个网名)。
12、扩展资料
13、莫迪派出军舰,全世界求氧……
14、表结果,作“以至”解。例如:①以至于寸。
15、三是表示因,如以为你走了。
16、致敬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17、 古同“已”,已经。
18、共剪辑制作防控宣传短视频26个
19、乌翠区物业办工人
20、“以”斗拍字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21、 目的在于 :~待时机。~儆效尤。
22、 侧重点不同:
23、例如:
24、详细解释
25、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半山~石级更陡。县级~干部。
26、四川省槽渔滩镇村医,75岁
1、已:停止;副词,已经;文言副词,太;后来;不多时;古又同“以”。
2、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3、孜孜以求( zī zī yǐ qiú )孜孜:勤勉的样子。 不知疲倦地探求。
4、用镜头记录抗疫故事
5、本身气管就不好的她
6、祖孙三代守护山村
7、“以”字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8、长按左方二维码
9、王忠林任湖北省副省长、代理省长
10、“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11、以”是古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虚词。
12、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
13、二是表示依,按照,如以这个文件为依据。
14、衍义:引申指“目的在于”。如:以待时机、以儆效尤。(6)
15、表原因,作“因为”、“由于”解。例如:①是以谓之“文”也。
16、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17、依;按照:~次。~音序排列。
18、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9、本期推送还有↓↓↓
20、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21、犹言以后。
22、足以(zúyǐ)
23、丈夫日夜奋战,妻子捐献血浆
24、 关注公众号:
25、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26、( yǐ wǎng )
1、“以”的应用范围广泛,表意也较复杂,下面就结合初一语文新教材(最后两例外),谈谈它的用法。作介词用。
2、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3、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4、用快板宣传抗“疫”知识
5、表示目的:~广视听。~待时机。
6、之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