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2、道德这个东西也像季节那样随时变迁的。(德)歌德
3、不朽之名誉,独存于德。(意大利)彼得拉克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5、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培根
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7、真正积极的人,只能是会爱别人的人,高尚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8、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9、自爱乃是至上的自我奉承。
10、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 希腊
11、习惯是人的第二本性。它使我们不能认识一个人的主要本性,就这一点而言,习惯既非残忍也不迷人。--------普鲁斯特
12、以为智慧比美德更重要的人,会失去自己的智慧。
13、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这种精神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产生的,它应当构成无产阶级社会公民区别于资产阶级社会公民的那种人的特质。马卡连柯
1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5、(*)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16、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高尔基
17、德惟治,否德乱。《尚书·太甲下》
18、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喝酒上了瘾的,是因为做了错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责的人。人人可以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妓女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托尔斯泰
19、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20、人人都抱怨他的记忆力,却没人抱怨他的判断力。
21、我们不得不适应这一现实:历史乃是万神殿的反映,它的活动既非道德又非不道德。它既不惩恶又不报善。因为它不是根据正义而是根据力量。它总是把胜利分配给有权势者,任其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一般说来,在世俗事务上它总是替为非作歹者撑腰。茨威格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与敌手的和解,只是出于一种想改善自己状况的欲望,或者是出于对斗争的厌倦,再不就是对某一坏结局的恐惧。
24、房屋不在高堂,不漏便好;衣服不在绫罗,和暖便好;饮食不在珍馐,一饱便好;娶妻不在颜色,贤德便好;邻里不在高低,和睦便好;亲眷不择新旧,来往便好;养儿不问男女,孝顺便好;兄弟不在多少,和顺便好;朋友不在酒食,扶持便好;官吏不在大小,清正便好。范立本
25、一个人若具备许多细小的优良素质,最终都可能成为带来幸运的机会。(英)培根
26、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27、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出自:唐·元结《自箴》汝若全德:你如果是道德完美。汝,你。必忠必直:一定是忠诚、耿直的人。全行:品行无瑕。必方必正:一定是正直的人。方:正直。 元结